新书上架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五星好书
   
  • 大有名精选:...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专家谈绘本资料库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谈绘本资料库
张晓莹:黑白世界的奇妙旅行
作者:皮克布克 发布时间:2018-06-26 08:41:51
分享到:



摘要:《班班的梦》班班做了一个梦。他当时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地理考试,复习世界上伟大的地标建筑那部分,可是雨点打在窗上有节奏的敲击声令他昏昏欲睡。就在班班不知不觉睡着了的时候,一股洪水冲过来,把他的家连着地基裹挟而起,带着他做了一次环游世界的漂流。班班亲眼见到了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而就在不久以前它们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呢。

 

世界变成汪洋大海,房子成了安全的航船,奇妙的旅行突然开始,一切让人惊异不安。画家范奥尔伯格的画面总是充满诡异的气息,从故事一开始就带你进入探索的王国,让你在阅读中不断疑惑、猜测、推理,而在故事的结尾又有一个神秘的“惊喜”,让你非但找不到答案,甚至疑云重重,大有点希区柯克的味道。容易想象的是,驾驭这样回味无穷的图画书,稍有不合理,就会造成阅读停顿。然而,翻开书页,画面四周的白色边框如同一个屏幕,班班的梦之旅正在上演。看看画面中比较单一的元素 --- 房子、海洋、天空和建筑,要如何以这些单一的元素构建一个个奇妙的空间?画家找到了班班历经每个时间段的故事点,巧妙地穿针引线。

  


当班班在梦里醒来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汪洋大海,此时的视点就是班班自己。读者可能产生错觉,仿佛自己成了班班,置身屋内,感到惊恐还有奇妙。请注意,此时的视角是从屋内往外看到的情景,虽然墙壁分割了外界的海面,但透过画家精心安排的窗户和门,读者能感受到开阔的视野。在故事开端的几个场景里,窗户也成了一个交代时间的媒介。笔直的海平面和倾斜的房屋地面这两条地平线相互交错对比,让人感到海面的风吹浪打。屋内晃动的窗帘、画框、快要倒地的花瓶和台灯等细节,又都与平衡的海平面构成了一种张力,加重了令人不安的气氛,并引起读者的好奇。值得一提的是画面的镜头语言,画家采用犹如拍摄电影的方式,镜头从屋内慢慢推进直到整个世界,在翻页之间,让读者和班班一起惊讶不已。

  


纵览班班游历九大建筑的画面,视角各有不同,画家基本采用平行透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出辽阔的视野,而海平面成为了画面平衡的基线。构图中,大型的建筑和房屋分割着笔直的海平面,使得原本单一的中景变得颇有角度。画面中,房屋和建筑还形成了不同的比例关系,这些构图视角似乎都与真实建筑的比例和本身构造特点有关,也许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宏伟的建筑在每个画面中都只是冰山一角。埃非尔铁塔的巨大钢架结构更是横跨整个画面,房子像船只一样缓慢地行进其间。万里长城的画面,画家以海平面与建筑比对的方法,以海水浸透长城,房子行走其中,蜿蜒曲直,居然也能在平行的构图中跃然于读者眼前

  


如何突出开阔的视角,而不用色彩的赘述?以前也看过范奥尔伯格的几本作品,大都以素描的方式,细腻地描绘出画面气氛和人物造型,而在《班班的梦》中,画家大刀阔斧地启用起了纯粹的黑白线条。画面上的线条,可粗、可细;可长、可短;可挺直、可弯曲……画家正是用这样走向多变的线条,通过不同组合,塑造出各种物体的体积和材质,光与影以及静与动。他用弧度的短线条表现带有微风的海面;用短小稍直、相互交错的线条表现海洋的平静;让长而带弧度的线条形成的各种面,表现海面的大浪滔天;用交错粗实的黑白面表现厚重的石材;用弯曲的细线表现窗帘,只要稍在上面加粗几条黑线,光影和微风全现,窗帘的透明感和动感一下强烈起来。背景天空的处理与海面和建筑相互协调。它们有时如中国画一般留白,营造出空旷和想象的空间;有时完全是纯粹的长且直的线条,倾斜地遍布画面,粗细线条的组合,疏密有致,让读者体会天空的不同色彩和意境高远。画家使用如同在木版上刻下阴线和阳线的创作手法,在纸上玩起了笔触的加减法游戏。

  


没有比“当世界变成海洋”更好的周游理由,也没有比似梦非梦的结尾更让人好奇的想象。不完整的建筑奇迹,黑白的世界,是惊恐也好,神秘也好,都促使着读者前往探索。读完全书,我才发现,原来,范奥尔伯格就是一个这么能激发人无尽想象的导游。

 

【编者按】到底我每天过的日子是真实的,还是我每个晚上做的梦是真实的,更有甚者,万一我这一天天过的日子只是一个长长的、没有尽头的梦,那该怎么才好?类似的困惑可能是每个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对终极存在问题的最初思考吧。按照孩子们习惯的方式,遇到大的困惑,总要向成年世界寻求帮助,就像我们总是要缠着妈妈问“为什么”一样。不过类似这样的哲学问题,在父母和老师那里怕是最容易碰壁,最容易被打压下去的——有多少成年人会向孩子们解释“庄生晓梦”之类的典故呢,而且就算他们想解释怕也不容易解释清楚吧,因为哲学思考的钥匙,最终还是握在孩子们自己的手里,就像班班的梦境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