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架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五星好书
   
  • 大有名精选:...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站长讲坛资料库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站长讲坛资料库
电子阅读究竟有害在哪里?
作者:皮克布克 发布时间:2015-05-05 09:42:00
分享到:

    摘要:早上起床前先拿过手机刷一遍微信朋友圈,上班路上用平板电脑看一集美剧,进了办公室首先打开单位的电脑,然后在格子间里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吃完晚饭后先看会电视,然后用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和朋友聊天,顺便看看淘宝网上有什么打折商品,晚上睡觉前再拿出手机刷一遍朋友圈……有多少人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



    || 你得“电脑视觉综合征”了吗?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屏幕了。有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都要花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看,这些人经常抱怨自己眼睛干涩,视力变差,严重时甚至会头晕眼花,整夜失眠,医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电脑视觉综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但是,很少人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新知识和新刺激太吸引人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电子屏幕带来的危害只是电子时代看书学习所应付出的代价,可以忍受。

    那么,有没有办法既获得了新知识,又避免了身体的不适呢?那就要仔细分析一下电子屏幕都有哪些危害,以及原因是什么。首先,电子屏幕为什么会让眼睛发干呢?

    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眼科专家马克·罗森菲尔德(Mark Rosenfield)教授相信最大的原因是时间,他不认为电子屏幕本身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会让眼睛干涩,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人每天花在看电子屏幕上的时间太长了,远比看纸质书的时间要长得多。

    另外,他认为很多人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智能手机受屏幕大小的限制,字体往往都特别小,很多人看手机时脸都快贴上去了,对眼睛的刺激太强,容易导致不适。

    还有,人在看电脑时视线大都是平的,眼睛睁得更开,暴露在空气中的眼球表面积更大,因此也就更容易干涩。



    相比之下,看纸质书的时候通常都是俯视的,眼睛不必睁那么大。



    其次,电子屏幕看多了为什么会导致睡眠障碍呢?这个倒是和屏幕本身的特性有些关系。原来,大脑的松果体在夜晚来临时会分泌褪黑激素,帮助我们入睡。松果体受光线的控制,如果周围环境太亮,褪黑激素的分泌就会被抑制,我们就不容易入睡了。

    电子屏幕会发出很多波长较短的光,比一般的室内灯光更容易刺激松果体,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这就是为什么说睡觉前刷微博不是一个好习惯的理由。

    但是,为什么有人觉得睡觉前刷会儿微博反而更容易帮助自己入睡呢?以色列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玛利亚·费格罗(Mariana Figueiro)教授通过研究后发现,不同的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人完全不敏感,松果体照样能分泌足够多的褪黑激素,不会觉得睡觉前看会儿电脑有什么问题。

    那么,如果你对光线敏感,却又一定要在睡觉前看点什么才能入睡,那就不妨试试采用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书。采用这种技术的电子屏幕不发出背光,对于眼睛的刺激较小,几乎和纸质书没有差别。曾经有人研究过人在看纸质书和电子书时自然眨眼的频率,发现两者几乎完全一样。

    不过,这并不等于说纸质书和电子书产生的效果也一样。挪威斯塔万格大学(University of Stavanger)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对比两组志愿者看完同一本短篇小说之后对于故事内容的记忆力,结果发现纸质书明显要比电子书好。

    研究者认为,电子书的读者喜欢跳着读,或者先搜关键词,然后只读含有关键词的那段,这种行为和我们平时上网的习惯一样。换句话说,电子书无形中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我们已经不习惯在电子屏幕上进行线性而又有深度的阅读了。

这才是电子屏幕最大的危害。


    || 网络正在塑造我们的大脑

    “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你的大脑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尼古拉斯在《浅薄》中尖锐地指出:互联网造成的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

尼古拉斯并不是第一个对“浅薄”发问的人。早在1971年,经济学家郝伯特·西蒙就揭示了现代人“注意力匮乏症”的“病理”: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的匮乏与欲求。

    越来越多的实验似乎在验证尼古拉斯的论点。比如,北海道大学医学院一位神经学教授,对150名20至35岁、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受测者进行调查后指出:“如今的年轻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愚笨,他们过分依赖电脑,自己却失去了学习和记忆新东西的能力,这是一种典型的大脑退化症。”


    ||“浅阅读”是如何到来的?

    互联网的商业行动正在为“浅阅读”推波助澜。谷歌希望把网上数字图书的内容“切成薄片、剁成小块”,让读者可以“在10秒钟内研究完一本书”。

    “利用网络代替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是,我们将面临被掏空大脑的风险。”尼古拉斯在《浅薄》中说。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网民占40%左右。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有关互联网与人脑作用的争论及思考,在国内相关领域刚刚开始。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浅阅读,浅薄化阅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问自答:不是人类要浅薄,而是生活的变数多了。

    “人类开始面对丰富了,但大脑还在过去的深度思考基础上。既要记忆深度的东西还要面对广度,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喻国明表示,未来技术发展会越来越多地支撑模糊决策和情感决策。

    对于互联网正在使人类浅薄的观点,网络研究人士也有不同看法。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名誉主编姜奇平就说,这种“浅薄”有别于认知领域的退化,“深阅读受到打搅,我认为这种打搅很好,妙不可言。”他指出,工业化思维方式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浅入深;信息化思维方式是透过本质看现象,由深入浅,浅薄比深刻境界更高。


    || 新工具会让我们麻木?

    尼古拉斯-卡尔在《工具与麻木》一文中描述到,木匠拿起锤子的时候,只要不是心不在焉,锤子就成了手的一部分。战士举起望远镜的时候,大脑就会通过一双新的眼睛去看东西,它能立刻适应不同的视野。我们能跟形形色色的工具融为一体,这是最能把我们区分为一个单独物种的属性之一。

    这种能力与我们高超的认知技能相结合,使我们擅长使用新技术。美国俄勒冈大学神经学家斯科特-弗瑞(Scott Frey)说,让内在和外在、人体和工具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这是进化给我们带来的非凡心智能力,“亳无疑问,这是技术发展过程的一个基础步骤”。

    我们和工具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是双向的。木匠把锤子拿在手中的时候,他用手能做的只有锤子能做的事情。那只手变成了钉钉子和拔钉子的工具。战士把望远镜放在眼前的时候,他能看到的只有镜头允许他看到的东西。

    尼采使用打字机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例证,可以说明技术对我们发挥影响力的方式。这位哲学家不仅逐渐认为他的球形打字机是个“像我一样的东西”,而且他还感到自己正在变成像它一样的东西,也就是说他的打字机正在塑造他的思想。

    工具用得越多,工具的形式和功能对我们本身的影晌就越大。“习惯于用电脑写作的人不得不用手写字时,经常会不知所措”。他们“把思想转换成手写文字”的能力衰退了。

    如今,孩子从很小的时候使用键盘,学校也不再开设书法课,有足够的证明表明,手写能力正在从我们的文化中彻底消失。书写正在变成一种失落的艺术。

    基督教牧师兼传媒学者约翰·卡尔金(John Culkin)在1967年就说道:“我们塑造工具然后工具塑造我们。”在《理解传媒》一书最具洞察力的一段中,麦克卢汉写道,我们的工具“增强”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麻木”。

    当农民开始使用机器犁地、耙地的时候,他1门也失去了对土壤的感觉。开着汽车,我们可以到达的地方会比步行能够抵达的地方远得多,可是我们失去了步行者跟大地之间的亲密接触。

    为了利用技术的力量,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疏离。使用智力技术的时候,代价尤其高昂。智力工具增强同时也麻痹了我们自然能力中最本质、最人性化的部分——用于推理、领悟、记忆和情感的能力。

    很多针对超文本和多媒体的研究表明,当网上五花八门的刺激导致大脑过载的时候,我们的学习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信息越多,知识越少。我们使用的很多软件工具又怎样呢?

    研究表明:在我们把解决问题的工作以及其他认知任务“外包”给电脑的时候,我们就削弱了我们的大脑“建立稳固的知识结构”也就是图式的能力,而这种知识结构可以在以后的“新情况下加以应用”。言辞言辞犀利的人还可以表述得更尖锐:软件越聪明,用户越愚蠢。

    当我们把思考的苦差事扔给计算机软件的时候,我们可能正在以微妙但肯定的方式弱化自己的脑力。农夫在把铁锹换成耕型的时候,他的耕地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他自己胳膊上的肌肉变弱了。

计算机程序员托马斯·洛德(Thomas Lord)曾预言,软件最终会把人类活动中最具私密性、最个人化的行为转变为具体步骤,“在网页逻辑中编码实现的”无意识的“例行公事”。我们不是按照自己的知识和直觉行动,而是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事。


本文根据【三联生活周刊】袁越文章,及其他相关专著、报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