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架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五星好书
   
  • 大有名精选:...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一起读绘本资料库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一起读绘本资料库
孩子大了,还需不需要图画书?
作者:皮克布克 发布时间:2014-04-24 10:09:14
分享到:

 

    曾经在一个活动中,一位妈妈向我问了一个问题:“我的儿子5岁了,是不是我该帮他淘汰掉绘本了?”她描述说,她的儿子5岁了,现在喜欢看字多的图书。妈妈觉得既然儿子快上小学了,绘本应该对他没什么影响力了,所以她准备把绘本从儿子的书架上全部请出去。而且这位妈妈认为,孩子长大后对故事的体验和感受大多来自于文字了,和图没啥关系。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许多爸爸妈妈都会问到。但老实讲,我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心里并不是那么舒服的……首先,我认为提出这种问题的爸爸妈妈并不了解孩子的阅读状态和需求;其次,他们不了解图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不了解绘画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不了解艺术对孩子、对人生的意义。

1、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是不是就不需要,甚至是不该阅读绘本了呢?

    绘本的阅读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读图时代里。即便是年龄针对性很强的一些绘本,如某些低幼读物——莫妮克无字书系列、精灵鼠小弟系列等—— 对于很多成人都颇具吸引力。难道就因为这些被归为低幼读物,大一点的孩子,甚至是成人就不需要阅读了么?显然不是这样的,只要读者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愉悦,就完全可以去阅读。只要绘本(或者说是“图书”)内容没有问题,那么就应该由读者来自由选择。对于绘本,只有读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而没有他人认为的需不需要、应不应该。

    孩子心智成长有TA的自然规律,当TA们的能力提升到一定阶段后,孩子们自己就会要求阅读更复杂内容的图书。但是如果没有成人或环境的暗示,TA们只会关注图书内容的复杂程度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而不会关注这本图书到底是绘本还是字书。这也是为什么出版社在出版绘本时,一般会给一个建议的适读年龄。这不说明这个绘本只适合某个年龄阶段阅读,而是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对这个绘本感兴趣,出发点还是孩子本身。

    可以说,“孩子不需要绘本了”,是我们成人一厢情愿的结论,甚至是我们有意的暗示。

2、该如何给我的孩子更换适当的图书?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自然会想到要帮助TA们更换一部分图书了,这很正常。但这种选择应该是和孩子沟通的结果,而不是爸爸妈妈一厢情愿的行为。比如我曾经建议一位朋友,可以和她的孩子一起“整理”孩子的书架。询问孩子对哪些图书不太感兴趣?哪些图书是他现在非常喜欢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到孩子现在的阅读程度和兴趣点,还有利于我们和TA一起选购新的图书,一部分采购计划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一部分是我们观察TA的阅读种类和领域后,拓展性的加入一些图书门类。

    而对于那些淘汰出来的图书,我们要分别给与对待,一些明显已经过了适读年龄的图书,既然孩子不感兴趣了,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让孩子把它们捐出去,或是转给家里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一般孩子同时还会保留一些儿时非常喜爱的图书,我们应该给与尊重,这是TA们成长的“足迹”);另一些也许是超过孩子的阅读能力,此类图书我们可以现行收起来,等待孩子以后的发现。

3、识字后,孩子对故事的了解是否多是通过文字,而非图画?绘画对于文学来说是什么?

    我想如果问一个成人,“绘画”和“小说”这两种艺术门类哪个更高级?绝大多数人会说是一样的,无从比较。但是如果问成人对于孩子来说,“图画”和“文字” 哪个低级?哪个高级?就会有绝大多数的人说“文字”更“高级”一些,尤其是在亚洲,在大陆……识字对于家长来说,有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人一边感叹着我们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一边却在排斥着能让孩子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式——优秀的图画

    而对于孩子理解“文字”,理解“文学”时,图画起了怎样的作用呢?我想通过一个例子来阐述。我初中时,遇到一位非常棒的语文老师,他对课文的解读不仅仅局限在那些“中心思想”、“隐喻”含义中,还和我们分享对课文的文学性赏析上。有一次我们学习鲁迅的《秋夜》,开头一句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老师问,鲁迅为什么这么写?是不是他太啰嗦了?还是他想多码字赚稿费?呵呵。很多同学都从什么主义、什么批判手法上想,被一一否定,后来我小小声地说: “感觉好像孤零零的……”老师精神一震,很高兴的说:“对啊!就是这种感觉。这种看似啰嗦的叙述方式给人一种寂寞、无聊的感觉。我们想象一下作者看向自家小院外的两棵树,视角从一棵徐缓地转到另一棵,不紧不慢地说出两棵都是枣树。这样的画面感觉,我们是不是能够体会出一种寂寥、无奈的感觉?好像心中有事,需要通过这种无意义地观察中获得一份宁静?”同学们安静了一会儿,而后便发出一阵阵了然的感叹声,对“政治老愤青”同学的文笔功力产生了一种钦佩之情。而如果没有心中的画面,单从字面理解的话,其实就是说明两棵枣树而已,感觉是鲁迅同学发癔症的话。

    这种对文字的深入理解,无疑是通过脑海中构建画面的方式体会出来的,如果缺乏对感性画面的想象力,那么对于文字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图像思维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欣赏文学等艺术形式,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数学、物理问题,大家还记得立体几何中的那些辅助线么?还记得物理力学题中的那些力学方向箭头么?……这些东西哪一个不需要我们对图像、画面的想象和理解呢?而绘本中的图无疑是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图像思维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图文紧密结合的方式对文字符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当我们欣喜于孩子识字量的飞增,当我们鼓励孩子摆脱绘本而直扑“字书”的怀抱时,我们是否能够明白,孩子对那些“文字”到底有了几层了解?当孩子还没有在文字符号和感性体验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时,自认为们已经不需要看绘本了,这样做到底有多少成就感呢?貌似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以后还能保持匀速的前进速度吗?

    其实很多问题的困惑,是源于我们对艺术的疏离感,而对于艺术和孩子之间关系的解读,则是这种疏离感的延伸产物……话长……话长…………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