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架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五星好书
   
  • 大有名精选:...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 私家书屋推荐...
站长讲坛资料库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站长讲坛资料库
(深圳罗湖站)都说美国孩子不学习,但带着拉杆箱去图书馆搬书这事儿你知道么?
作者:皮克布克 发布时间:2021-04-02 10:21:25
分享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由深圳罗湖站站长转自由清华爸+复旦妈共同打造的原创亲子平台,在笔者心目中,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无论从深度还是从难度,都和中国教育没法比,除了两样:

一是阅读,二是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没什么好说的,老美从小就热爱各种运动,整个国家的运动氛围相当好,无论运动环境、运动设施还是运动场馆都是一流的。

让我惊讶的,还是老美对阅读的重视。

学龄前

图书馆里各种阅读活动

 


刚到美国的时候,女儿只有三岁 ,有一次陪朋友到社区图书馆玩,恰逢图书馆在搞活动,活动名叫做“六岁之前读满1000本书”。

看着这个读书量我就有点犯晕,六岁才有多大?想当年我自己六岁上学之前,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呢。1000本书,老美当孩子都是神童吗?

深入了解之后,我才知道,所谓阅读1000本书,并不是让孩子完全独立阅读,而是要求家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陪伴孩子完成亲子共读。

在老美的观念里,从孩子出生起,家长就可以给孩子选择适当的读物开始读书了——出生到两岁阅读形状书、数字书和字母书;

两到三岁认形状、分辨物体的区别,认抽象的图标;

四到五岁认识自己的名字、区分大小写,开始写单词和画画。

在“六岁前读满1000本书”的活动里,每读完一本书,家长都要帮孩子记下书名和作者,每读完50本书,孩子就能带着记录册去图书馆领取一张带着水果或者蜂蜜香味的贴纸;每读完100本,图书馆就会奖励孩子一个小玩具;等读满1000本,孩子能够得到一份“超级大奖”,并且获得荣誉证书。

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们一下子就成了超级读书粉,每天盯着我给他们读书,拿到小礼物就兴奋得不得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居然完成了将近400本儿童书籍的阅读(当然是以绘本为主)。

美国居民社区附近的图书馆非常密集,以我们家为例,车程20分钟的范围内,就分布着大大小小五家图书馆。几乎每家图书馆都会有常规的阅读奖励活动。

而一到暑假,各种假期特别阅读活动就纷纷登场了。比如我最喜欢的一家图书馆,暑假里会要求孩子们阅读20本书,只要读满,就免费赠送“阅读高手”的证书和一本新书。

除了读书赠书、读书赠礼,图书馆每周还安排两天“老师讲故事”的活动,由志愿者或者管理员给孩子们读5到7本故事书。

 


上学后

雷打不动的20分钟

 

一转眼,儿子年满7岁,进入了小学一年级;女儿5岁,开始上小学预备班。

每次看到儿子的一年级作业,我就充满了焦虑,字母么反复学ABC,单词拼写最长包含6个字母,数学最难两位数加法,十以内减法。

反过来看他在国内的同龄人,好多孩子都开始学奥数,写日记了。

美国老师看上去也对教学进度毫不着急,只有一点比较重视——阅读。

无论预备班还是一年级,老师要求孩子们每天保证起码20分钟的阅读时间。读完还要在一张专门的登记表上写上书名、作者和阅读的页数。

在另一份每周上交一次的阅读作业中,老师在第一页提供两段小故事,要求孩子把这段故事朗读给两个人听,然后由朗读的人和听读的人一起签字,保证双方都是认真负责地完成了任务。

至于听读人的身份,老师倒是没有规定,所以我儿子就选择了一个很雷人的听读者——他妹妹。每次看到哥哥煞有介事地给妹妹读书,然后妹妹一本正经地在哥哥的作业纸上签上自己歪歪扭扭的大名,我都忍不住笑得喷饭。

最近,儿子数学作业的难度仍然没有增加,但是阅读作业又出了新花样——每周选择一本最喜爱的书,撰写阅读笔记。

估计是刚刚开始学习的缘故,阅读笔记主要还是以回答问题为主,形式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做的阅读理解。在文章最后,老师提出四到五个问题,比如: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你最喜欢的部分在哪里?你认为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怎么想的?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怎么发展?等等。

不同的是,阅读笔记并没有规定答案,孩子高兴写什么就写什么,哪怕写点“大逆不道”的胡言乱语,老师也没有意见,就连拼写错误也毫无问题。

有趣的是,对于孩子们的阅读题材,老师同样不会干涉,只要保证读书时间,孩子可以爱读什么就读什么。

我经常回忆起自己五年级偷看金庸武侠,遭遇老师严打的那些日子,如果放在美国,估计我可以堂而皇之地把“读闲书”当成完成作业来对待吧?

 


美国书贵

拉着拉杆箱“游览”图书馆

 

以一天阅读一本书计算,两个孩子一周就要阅读14本书。

真实数目不止如此。亲子陪读了一年多以后,我惊讶地发现,生在国内,并且在国内一直呆到三岁,出国之前英文零基础的女儿,居然可以认得英文童书上的大多数单词了。而且因为老美的英文教育从“拼读”开始——告诉孩子单词中每个字母的发音,拼在一起就能读出一个单词,读出来就能理解意思——所以很快的,孩子们居然都能够连蒙带猜地自己独立看书了!

学会独立阅读以后,他们的阅读兴趣暴涨,没事就拿本书,找个角落津津有味地读,平时每天读个三四本书不在话下,双休日甚至一天能读十几本!如果家里新书告急,他们还会去读垃圾小广告、牛奶盒麦片包上的使用说明书等等。

因此每个星期,我都要给两个熊孩子准备三四十本儿童书。

如果在国内,我可以豪情万丈地天天上网买书。可在美国,臣妾真的做不到。

美国的书巨贵,一本普通童书,动不动就要价七八美元,稍微厚一点,十几美元也很常见。

所以要看新书,最经济最实惠的方法,就是求助于遍地开花的图书馆。

一分钱也不需要,一毛钱也不需要,只要拿着水电煤气账单,到附近图书馆,证明一下自己是当地居民,就能顺利办好借书卡。如果去其他社区图书馆,看书参加活动都是免费的,办理借书卡则要额外缴纳几十块钱的办卡费……之后,海量图书任你选择

我曾经询问过本社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一张借书卡能借几本书,她淡定地回答:“100本。”于是我当场就惊呆了。

其实我第一次在图书馆被惊呆,是看到好些孩子拉着巨大拉杆箱来借书还书。我心中暗想:现在连祖国的学校都减负好些年了,不是一直说美帝的孩子最不喜欢学习的吗?怎么居然那么拼?

现在当然我对这种场景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经历了好几次“背着蛇皮袋”去借书,结果把肩膀勒出道道青印子的惨痛教训之后,我果断入手两个轻便拉杆箱,让我两个刚上小学的娃,一人一只拉着搬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