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562320608(微信同号)

QQ:20688639

微信公众号:苹果树绘本馆


新书上架
   
  • 彩乌鸦系列十...
  • 我和小姐姐克...
  • 我和小姐姐克...
  • 我和小姐姐克...
  • 我和小姐姐克...
  • 我和小姐姐克...
五星好书
   
  • 汉声数学图画...
  • 汉声数学图画...
  • 汉声数学图画...
  • 汉声数学图画...
  • 汉声数学图画...
  • 汉声数学图画...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小猫头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绘本详情
ISBN: 9787533258788
作者: 马丁·韦德尔
翻译: 派克·宾森
适读年龄: 0-2岁  3-6岁 
主题绘本: 爱与关怀  亲情 
出版社: 信谊 
语言: 简体中文 
出版日期:第1版 (2009年4月1日)
收藏到书单
分享到:
绘本描述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小猫头鹰》内容简介:三只小猫头鹰——秀秀、皮皮和比比在黑夜中等妈妈回家,他们待在温暖的树洞中,因为牵挂,因为担心,也因为思念,他们慢慢走到树洞外面等待。森林是如此的黑,让秀秀、皮皮和比比互相依偎在一起,并且闭上双眼,祈求妈妈快快回家。
作者将猫头鹰拟人化,并且利用浅白易懂的文句,透露出孩子在等待妈妈回家时的彷徨与忧心。亲情故事,永远是动听的,就像本书一样,一句“我好爱妈妈”充分展现了亲子间的依恋与关爱。

编辑推荐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小猫头鹰》:猫头鹰都很会想,就连秀秀、皮皮和比比,这么小的猫头鹰也一样。尤其在树林里等着妈妈回家的晚上,他们想得更多。

名人推荐

爱的历程
《小猫头鹰》这本书不只是一个关于小猫头鹰的故事,尽管它的标题是,并且从通篇的画面上看到的几乎都是那三只毛茸茸、胖乎乎、瞪圆了眼珠的小猫头鹰;这本书也不只是作者在借助拟人化的手法给我们普及某些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关于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关于孩子的年龄特征等,比如不同年龄的孩子在遭遇到同一件麻烦事时的不同表现,年龄大些的孩子会做出各种各样相关的猜测,“妈妈去捉小动物了”(秀秀),“妈妈去找东西给我们吃”(皮皮),而年龄小的孩子(比比)只是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我要找妈妈”。
在我看来,故事的作者是在向我们讲述爱的历程——
因为有爱,所以人们在一起。
人们总是要和他们爱的人在一起的。这应该是一个已经非常自然的话题。“他们跟猫头鹰猫猫住在树洞里。洞里铺着树枝、树叶和羽。这是他们的家。”字数不多,却足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温暖的家:在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妈妈或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房间也许不是很大,装饰也很普通,但却平和、舒展、温馨。理由很简单也很纯粹:因为有爱,因为和亲爱的人在一起,因为生活在一个为爱所环绕的时空中。
因为有爱,所以人们在分开后要饱受恐惧与焦虑的煎熬。
与亲爱的人分开之后的感受,绝不仅仅是夜晚降临之后的黑暗,确切地说,那是一种将人们包裹得严严实实、无处逃脱的恐惧与慌乱,“妈妈到哪儿去啦?”“妈妈一定是迷路了”“被狐狸捉住了”……漫无边际的不安与惶惑鼓胀,弥漫在思维的每一个缝隙,充斥在每一个失落的眼神里。小猫头鹰们换一个、再换一个姿势,可心里还是无法平静!“她不见了,我该怎么办?”“我们怎么办?” ……
因为有爱,所以人们在分开后总是要忍耐,并且坚信、坚守。
“她一定会回来!”“很快就会回来!”“妈妈会给我们老鼠和好吃的东西!”“她一定会。”这样的表白很容易被看做只是苍白的自我安慰,但其实它何尝不是一种信念呢?因为爱从来就不是什么装饰品,她是源自生命与灵魂的露水,并且以滋养生命与灵魂作为她最为本真的使命,生命在,爱怎么可能消失呢?所以,“她不见了”的时候,你可以语无伦次,可以慌乱、可以悲伤,但不能不坚韧地笃信心之所往。“干吗这样心慌?你们应该知道我会回来。”“我早就知道。”“我也早就知道。” ……
因为有爱,所以在分开后人们会竭尽一切可能回到亲爱的人的身边。
占据着大开本的两个整页的画面,一只张着宽大、厚实的羽翼的猫头鹰,坚定而执著地穿过一棵又一棵大树,朝着那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的乳白色的小猫头鹰的方向用力地飞着……是的,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吗?你最亲爱的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热切地期盼着你的归来、你的出现,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为强大的、促使你飞翔的动力吗?
因为有爱,所以人们在与亲爱的人重逢时才会欢呼雀跃!
有过真正体验的人们一定会赞同这样的观点:得到一件自己梦想中的礼物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更为幸福的事情却是他所珍爱的礼物的失而复得。我相信,见到曾经“不见了的妈妈”、与亲爱的人重逢,是比“珍贵礼物的失而复得”还要幸福很多倍的事情:请看,那三个奔向母亲的、昂扬着的、竭尽自己的全力跳起来的小小的猫头鹰,还有她们那比星星更明亮的眼睛……
我不知道故事的作者是否读过并喜欢《圣经》中的那一段经典的语句,“爱是恒久忍耐……爱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但却是他的这个故事让我重新把它打印下来并张贴到了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地方。
我知道文本的解读不是吃配方不严的巧克力,每个人都会从中咀嚼出他所品尝到的、并且只有他自己才能描述出(或者根本就无法描述而只是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味道。不揣冒昧,我将我关于这个故事的领悟合盘托出了,但愿它不使您感到累赘。
——刘晶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小猫头鹰》导读
《小猫头鹰》文字虽少,但是节奏分明,是图画书中的经典之作,书里的文图配合予人难以磨灭的印象,长久以来,深深地存留在读者记忆当中。
这本书的作者马丁韦德尔是著名的爱尔兰童书作家,也是2004年安徒生奖的得主,他的故事不仅精练、富于诗意,更是贴近儿童心理,能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在本书中,他借着简短、重复的对话,把三只小猫头鹰看不见妈妈时的忧心、试着安慰自己、站在树枝上等妈妈,到最后妈妈终于回来了……整个过程的情绪转折表达得很生动,三只小猫头鹰就像三个小孩,他们的话语也反映出了不同年龄层孩子的特质——像秀秀一开始就很坚定地说:“妈妈一定会回来!”因为她从过去的经验中已学得信任父母亲,相信他们走了一定会回来;而小一点的皮皮虽不是那么确定妈妈一定会回来,但他从姐姐的态度得到安慰,因此他会不断地模仿秀秀的话而得到暂时的安心;但对于更小的比比而言,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他还没有分离的经验,无法确认妈妈会不会回来,所以他的焦点全集中在“妈妈不见了”的恐惧之中,从头到尾只会无比悲伤地哭喊不见了的妈妈。
而绘者派克宾森掌握住了文字传达的气氛,活化了故事中三只小猫头鹰的表情,他的图画带领读者进入故事的情境。由于《小猫头鹰》的故事发生在晚上,构思时,宾森希望黑色够浓够重,同时色彩又得非常丰富,因此在画面上用了许多粗细不同的线,粗的线条构成阴暗的区域、树干上的纹理和剪影,细密的线条则描画出了猫头鹰身上的羽毛、叶脉,并且交织出三维效果。除了线条外,他还用浓淡不同的色彩表现光影变化,让读者感觉到月色下森林幽静的气氛。
整本书的版面采横长设计,翻开书后,左右页相连成更宽的横幅跨页,画面出血,造成每幅图画都往外延伸的视觉效果,例如书名页,画面呈现的仅是局部的树干和枝叶,却让读者在脑中构筑出超出画外的景象,这是一片夜间的森林。翻开下一页,我们被带进了猫头鹰居住的树洞,故事开始……故事进行中,宾森偶尔会变化视角,例如小猫头鹰发现妈妈不见了的跨页,用的就是俯瞰角度,显示小猫头鹰的无助。之后,他们走出树洞站在树枝上等妈妈。有一页,宾森刻意把“镜头”拉远,让读者看见广袤的森林,这样的远景更突显小猫头鹰的孤单。最后,妈妈回来了,宾森从更高的角度画出猫头鹰妈妈飞向她的孩子,这时读者也感觉像她一样,在空中飞翔,归心似箭。
宾森非常感谢《小猫头鹰》的编辑,他说:“当初我差点看轻了这个故事,幸好编辑告诉我,以图画书而言,这本书的文字完美极了,于是说服我搭配图画,现在这本书成了我最受欢迎的一件作品。”的确,《小猫头鹰》就是在编者、作者和绘者紧密地合作下,成为图画书的经典之作,它精准地描绘了幼儿的成长和恐惧,也保证了父母亲永远不离不弃的爱,因此在共读本书时,幼儿的心一定会充满喜悦和满足的。
——宋珮(艺术史专家、知名图画书评论家)

作者简介

作者:(爱尔兰)马丁韦德尔 (英)派克宾森 译者:林良

马丁韦德尔,1941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费斯特,是知名爱尔兰作家,作品曾多次获得英国史马提斯奖、凯特格林纳威大奖、鹅妈妈大奖等国际知名奖项。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这个终身成就奖肯定了韦德尔对儿童文学的贡献。评审给他的赞辞是:这位富有创造力的作者,有出众的理解力,作品深具同情和温暖。他以质朴、天真无邪的小孩子的同理心的和尊重的态度为儿童写作。
韦德尔的作品已累积超过一百本,与绘者芭芭拉弗斯合作系列图画书:《你睡不着吗?》《做得好,小小熊》《我们回家吧》;和海伦奥克森伯瑞合作《可怜的鸭子》等。
韦德尔的作品特色在孩子的情绪和互动反应上尤其能呈现,微小却饱满的情感有着男性作者少见的母性细腻。他取材多半来自小孩日常生活中一个观点或一份心情,而不是戏剧化的冲突事件。他擅长以鲜活的文字经营悠闲的故事旋律,提醒读者:稀松平常的生活片段,正是一点一滴慢慢酝酿亲子的亲密和关怀。
派克宾森,1956年出生,在翠尔希艺术学校奠定其基础教育,随后前往佛罗伦萨学习古典绘画。他大部份的作品是人物插画,曾经为至少24位作家绘画插图,如肯尼斯格雷厄姆、罗德达尔等。派克1984年荣获鹅妈妈奖,这是给予在儿童书籍插图中最有前途的新人奖项;同年获得国家艺术图书馆插图奖。他认为插画家应该尽可能在插画中加上视觉上的暗示,以及点点滴滴的讯息,就像照相一样,才能引导读者的想象力。他在绘画之前做很多的准备工作,通常他先用笔和墨水画出图形,然后上色。他认为插图画得不好,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他经常引以为戒。因为画错的插图足以毁灭一个人的梦想,不论文字叙述如何强而有力,毕竟图像才能深入人心。
林良,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习惯以笔名“子敏”发表散文,以“林良”本名为小读者写作。毕业于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国语科及私立淡江大学英国语文学系的他,曾任《国语日报》主编、编译主任、出版部经理、社长、董事长,是中华儿童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从事报业、出版工作长达56年。林良以儿童文学工作为生平职志,至今仍为《国语日报》及《小作家》《国语日报周刊》等儿童刊物撰写儿歌故事专栏。著有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等八册,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一册,儿童文学创作及翻译一百九十六册。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文艺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文摘

插图:







       

我要点评  点评:(5-100字)
所有评论
  • 还没评价